依恋理论_依恋理论测试

       对于依恋理论的问题,我有一些经验和见解,同时也了解到一些专业知识。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1.约翰鲍尔比的依恋理论

2.依恋关系理论中,对心理治疗最有用的3个发现(20研修?第75篇)

3.依恋理论——孩子安全感的最初来源

4.《依恋理论与陌生情境实验》

5.《心理治疗中的依恋》第二章依恋理论的基础

依恋理论_依恋理论测试

约翰鲍尔比的依恋理论

       约翰鲍尔比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是皇室的医生,包尔比受过英国正统的心理学和精神分析训练。从剑桥大学毕业后,他在伦敦东区(1940年闪电站期间空袭摧毁后来因为犯罪滋生而臭名昭著的地区)治疗有行为问题的男孩们,他观察到,战争期间的撤退和集体养育将年幼的孩子与他们的家人分离开,在住院期间,短暂的分离也会加剧孩子的病症,他认为,儿童的行为问题是对于恶劣的现实生存环境的反应,忽视虐待分离,而不是婴儿时期的性幻想的产物,所以不被精神分析流派喜欢。而他百折不挠地将余下的生命投入到依恋理论的发展中。

        一个安全的基地

        我们是彻底的社会动物,我们的生命历程,包括找到自己在人类社会中的位置在成长过程中,我们逐渐学会了照顾自己,无论是身体上还是情绪上,但我们自我照顾的第一堂课都起源于我们是如何被照顾掌握自我控制的技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早期与养育者互动的和谐程度如果孩子们的父母是舒适和力量的源泉,他们就贯穿了人生的巨大优势,足以抵抗它们可能面对的最糟命运,这就是复原力的来源。

        当母亲们静静地坐在公园长凳上,织毛衣,或看报纸,孩子们就会到处探索,偶尔回头看看母亲是否还在看着他们,然而当一个邻居路过,用聊天吸引了他们,母亲的全部注意力孩子们就会跑,回来待在较近的地方,试图吸引,母亲的注意力,如果婴儿和小孩,发现他们的母亲,没有把注意力放在他们身上,他们会感到紧张,当他们的母亲消失在视线里,他们会伤心欲绝地哭,但只要母亲一回来他们就安静下来继续玩。依恋是孩子探索外界的安全岛稳定的安全岛可以促进孩子的自信,逐渐建立起对他人痛苦的同情和帮助之心,从这种依恋亲密的给予与接受,孩子们学会理解其他相似或不同的人的感受和想法,也就是说,他们学会与环境和周围人同步,发展出自我意识,同情控制冲动和自发动机,让他们更好地成为对外在社会有贡献的一份子。

        情绪协调之舞

        情绪协调建立在婴儿与养育者最微小的肢体互动中,这些互动让婴儿有被满足和理解的感觉,正如爱丁堡一练研究者科尔温崔佛顿说,“大脑调节身体动作节律,让他们与他人的大脑产生共鸣,婴儿甚至在出生之前就开始倾听和理解他们的母亲了”

        一个母亲与两个大的儿子玩耍的场景,儿子靠着一张婴儿凳,支撑着自己,面对着他的母亲,他们发出咕咕声,看起来非常开心,直到母亲向前靠近,用鼻子爱抚婴儿,婴儿吓了一跳,猛地扯住她的头发,母亲毫无防备,痛得惊,叫一声把婴儿的手拿开,母亲的脸,生气地扭曲者婴儿立刻松手,两人拉开了距离,他们以往是对方欢乐的源泉,现在对方却成了痛苦的来源,而显然吓坏了双手,捂住自己的脸,试图不让生气的母亲看到自己母亲发现婴儿的不安,于是,他重新将注意力放在婴儿身上,发出安慰的声音来化解这件事,婴儿继续用手遮住脸和眼睛,但他想要建立联系的渴望很快重新出现,他用眼睛偷偷看是否还有危险时,他的母亲带着关切的神情向他靠近,他开始给她的肚子挠痒痒,婴儿放下手,爆发出咯咯的笑声,婴儿和母亲重新调谐,整个愉快-破裂-修复-新愉快的过程,只花了不到12秒。

        我们安慰新生儿,但父母很快就要开始教育他们的孩子,忍受更高水平的冲动,这个任务通常是有父母来完成,如何控制冲动是生活中的基本技能,因此,父母必须先于孩子做到这一点之前先喂孩子控制冲动,当腹中的饥饿感让婴儿哭泣,乳房和奶瓶就要送到孩子,感到恐惧,有人应当取抱枕并摇动它,直到他安静下来,如果他尿床,应该立刻去清理与强烈的安全感,舒适感和控制感相关,这些是自我调节、自我安慰、自我养育的基础。

        安全依恋与能力的发展逐渐构成控制感的核心,成为贯穿人生中健康应对模式的关键,安全依恋的孩子能学会什么?可以让他们感觉良好,他们发现是什么让他们自己感觉不不好?从而,他们得到了能动性的感觉,他们的行为可以改变自己的感受和他人的回应,安全依恋的小孩能够区分哪些情况下,他能够应对哪些情况下,他们需要帮助,他们明白,他们可以在困境中积极应对,相反,被虐待或被忽视的小孩,学会不让自己的恐惧,哀求哭泣被养育者照顾,无论他们说什么或做什么,都不会带来关注或帮助,结果就是他们在面临日后的挑战中也习惯投降。

依恋关系理论中,对心理治疗最有用的3个发现(20研修?第75篇)

       依恋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当更多地关注到依恋以及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使儿童在一个安全依恋的情况下健康成长。

依恋的定义

       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它对于激发父母和照顾者更精心地照料后代,对形成儿童最初信赖和不信赖的个性特点有着重要的影响。

       依恋的形成

       依恋是在婴儿与成人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依恋最早是产生于母婴之间,因为母亲是婴儿接触最多、最广泛的抚养者。在与母亲最亲密、最密切的感情接触与交流中,婴儿与母亲之间建立一种特殊的社会情感联结,即对母亲产生依恋。

依恋理论的发展

       依恋理论是一个毕生发展的理论,依恋关系是在幼儿期为了个体的生存而建立起来的,并在个体以后的人生中不断发生着作用。因此,依恋理论自本世纪六十年代兴起至今,一直得到研究者的关注,成为西方社会性发展和个性发展领域的重要理论之一。

依恋理论——孩子安全感的最初来源

       一)依恋理论的渊源:

       即便是关系学派,在治疗路径当中,其实也缺失了两个维度的内容,一个是在诊断维度,

        另一个是在心理发展维度,从关系学派的角度理解心理治疗还是有缺陷的。

       二) 依恋研究的三个发现,以及它们对于心理治疗的意义

        第一个主要发现是婴儿和照料者,两者的依恋关系本身就是人类心理发展的主要背景和推动因素。

        第二个主要发现是我们讲到自我的核心是情绪,情绪主要是取决于前语言期的发展。

        第三个是,自我对待经验和体验的立场,主要是说自我的态度,自我与自己经验的关系。那么可以说,个人的经历本身,个人发展史(本身所经历到的那些事实),更能预示依恋的安全性。在此我们讲到的这种主要立场,是一种反思或者心智化,心理化的立场。

        依恋研究表明,我们在第一段依恋关系中所发生的那些事情的细节决定了我们之后跟他人的一些关系,也就是说,这种非言语说,关系植根于婴儿的心灵当中,他为日后的一些精神生活,相当于制定了一些规则,这些规则涉及到婴幼儿如何加工一些信息,如何把一些解离性的经验或者体验加以整合。在这个过程中,就像包比就这个问题所提出来的内在工作模型一样,婴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其实就是根据早年所设定的内在工作模型,决定了日后无论是婴幼儿小孩儿或者成人他能够自由地去思考,感受,记忆,感知身体的一些感觉,包括涉及到如何去爱等等,以后所发生的所有关系都根植于早年的第一段依恋关系当中。

        如果第一段的依恋关系没有给我们带来好的影响,不如我们所期待的那么友好,心理治疗中也会给我们第二段关系,这是指治疗师提供给来访者新的依恋关系。

        我们刚才讲到依恋研究,其实为临床心理治疗提供了一个指南,这个指南是指下面四个方面,

        第一)是指在治疗中提供的新的依恋关系,它具有最大的包容性,

        第二)在这段依恋关系中,治疗关系中要能够去识别并且修复有破坏性的部分,

        第三)这种关系它是一种交流,交流是指来访者和治疗师之间对话的质量需要逐步升级的在对话中要有更多的觉察性,随之复杂性也会逐步增加,

        第四)在这段关系里面,治疗师要能够积极的去投入,他愿意跟来访者有更多的接触,你们两个人有更多的一些奋斗。

        第一堂中,我们讲到在心理治疗过程中有效的治疗会发生的三个主要过程,

        第一)解构旧的依恋模式。第二)建构新的依恋模式,这是在治疗当下发生。第三)需要对来访者以前的解离性的经验加以整合,这种解离是基于来访者过去的一些经历,迫使他去解离,迫使他要防御性的,把一些体验经验排除在意识范围之外。

        我们今天讲解的主要内容是基于依恋研究的三个主要发现,第一,因而跟照顾者的依恋关系本身是具有发展性的意义,第二,我们会涉及到前语言的经历,可以说是发展中关于情绪自我的核心。第三,会涉及到自我对待经验的一些立场,所以我们会就这些细节逐一讲解。

       三)如何运用依恋研究去促进来访者的改变。

        我们会讲解在治疗中如何运用依恋研究结果去促进患者或来访者的一些改变,今天还会补充另外两点,第一点,在心理治疗当中,我们要促进来访者产生一些新的经验,或者说新的体验,而不是说只是获得某种领悟力,第二点,我们要来讲一讲,对于来访者来说,大多数人其实是在治疗一种对于他们来说不熟悉的经历,我们要思考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能够让治疗最有效。

        心理治疗如何给来访者带来一些新的体验,而这新的体验就是来访者成长和改变的核心,我们从这个地方来谈起,首先来设想一下一个婴儿的心理发展,婴儿要获得发展,他并不是听父母教导让他如何去行动,而不是来自于说别人,告诉他说,这个世界如何如何去建立关系,不是从父母和父母的教导教育中去成长,而是来自于一个经历体验,心理治疗也同样如此。

        在于他们认为,在治疗中最重要的,对于治疗关系最有影响的是治疗当中的那些时刻,所谓那些时刻是指必须要真实,而且充满了情感的,在治疗中的这个时刻,他们把它命名为现在时刻,此时此刻或者说相遇时刻,也就是说,一开始对治疗中的现代时刻或者相遇时刻就给予了关注。

       四)四个主要理念。

        四个主要的理念,第一)叫做隐性的知道,第二)是合作性的交流,第三)是一种认知过程,第四)它是一种非线性动力系统,或者说非线性动力理论的贡献。

        1) 这个概念根植于来访者跟治疗师所建立的治疗关系当中,这是一种内在的,隐性的知道来访者,他想到的治疗师也会跟他做,或者说表现出同样的一些事情来,这是一种非意识层面的非言语的知识,也是治疗关系当中来访者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他人的核心。

        2) 我们要谈到的第二个关键元素就是和来访者有合作性的交流,研究儿童的学者发现,为了使儿童建立最安全最灵活最有弹性的依恋关系,会要求依恋对象或者儿童的养育者或照顾者,他们要把儿童的思想意念放在自己的脑海中,这就是说在自己的脑海中,要去记得去考虑到儿童自己的一些经历,经验。包括他们的感受,欲望,他们的想法,也就是说,依恋对象要能够去读懂儿童的心灵,需要,这就是一种合作性的交流。

        3)第三个就是我们所讲的识别过程,认识过程。

        4)第四个是非线性动力系统理论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这个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就是讲这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是有着各种成分相互复杂作用的系统,伴随着能量的流入。

       我们以上几点加以总结,首先患者内在有一个理念,他带着隐性的关系,知识或者隐性的关系进入到治疗中,那么他会希望能跟治疗师有合作性的交流,特别是能够经过交流,治疗师去理解到患者的一些恐惧,他的一些感受,然后让他感觉到被看到,被理解到那么随时随地的,那么随着时间的延续。希望能够跟治疗师一起去实现患者的治疗目标,最后这是一种可以重复的经历,也就是指来访者跟治疗师之间有一定的匹配,匹配度和契合度,这样的一种新的可重复的经历可以动摇,可以取代之前的隐性关系知识。

       **如何最有效地使来访者能够投入到治疗中来?

        我们就要回到前面,一题就是合作性的交流合作群,交流的核心就是治疗师在人际交往中要能够去想到背景,能够想到对方治疗师,脑海中能想到你的来访者,很少有来访者会熟悉不寻常的心理治疗,对于他的意义。

        为了促进这种关系的形成,我们尽可能地向对方去表明我们对他有什么希望,他们也可以说出对于我们有什么希望。

        基本上面对每一位新的来访者,在每一次会谈的时候,我都会问他同一个问题,就说你想从这当中获得什么?

        身为治疗师,在治疗目标这件事情上,我们最终要取得一个平衡,一方面我们要尊重来访者,他对于自身的目标,另一方面就是我们自己的目标。

        为了让来访者能够投入的进入到心理治疗中,我们要做到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要让来访者对自身能够感兴趣,能够去悦纳他对于治疗时间的关注,对于治疗关系的关注,在治疗关系当中他有哪些感受?

        The End

《依恋理论与陌生情境实验》

       孩子是否自信——与自身的安全感是否充足关系很大。不说孩子,我们每个成人,在做一件事之前,都希望有人支持,有人帮助自己,因为这样会让我们感到更“安全”,也就是心理上的安慰。孩子从出生开始,便开始了向父母寻求安全感的路途,他们在活动时想看看父母是不是在身边,他们遇到困难时希望父母能细心给自己解答……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就能让孩子不断变得自信。一个孩子是否拥有自信有多重要?依恋理论可以告诉我们。

        依恋理论中有三种模式:一、安全型依恋;二、焦虑-矛盾型依恋;三、回避型依恋。(鲍尔比将不同的儿童置分别于“陌生情境”下观察得出的三种依恋类型)

        很多人会觉得疑惑,为什么第三个案例中的艾米不向父母寻求帮助?

        我认为,这与每个孩子的天生气质有关系,例如有的孩子天生爱笑,有的孩子生来较内向。但这也可能与每个孩子的早年经历有关。孩子在9个月后就已经对外部环境非常敏感了。这时候,父母与孩子的每一次交往活动都会传达父母对幼儿的情感。我们都觉得小宝宝洗澡是非常舒服的,但也有些根本不喜欢孩子的母亲就经常让宝宝洗澡时大哭。像这种带给幼儿不好的情感体验的经历,很可能就对幼儿的性格产生影响。

        鲍尔比的三种依恋模式,解释了孩子在早期依恋关系的形成对今后成长的影响。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在上学后,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都较快提升,而且乐于交往与合作,同时自律性较强。而回避型依恋的艾米,在上幼儿园后,不爱哭,也不经常找妈妈,当然她总是一个人呆着,对各种的活动也不是特别的热情。

        我们在亲密的背景中被爱、被照料——我们形成对此体验的心理表征。在这种表象形成之前,我们必须生活在照看着身边,以保持从事游戏和独立所必须的安全感。在这种心里表象形成之后,我们为自己所享有的亲近、爱、以及安全创造出了移动式提示物。因而,我们能够更经常、更长久地与照看者分离。 成人之后,我们的最早期依恋体验为我们留下了一套有关身处爱关系之中自己的信念、表象、及情感系统。 我们在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处理方式都会透露出这套系统的影子,它的力量或许很小,不足以发现,但它确实存在。

        最能体现我们童年的依恋体验是否良好的是看伴侣关系。有朋友对我说:我男朋友总觉得我太粘人,但是情侣不就应该这样吗?我说你觉得你粘他吗?朋友回答,我就是很关心他每天都去了哪里干了什么呀,不知道他在干嘛的时候我就觉得好害怕。我说:你这不是关心,是无须有的担心。

        回想下自己有没有遇到困难就立马怀疑自己,处于一段亲密关系中总是患得患失,或是总是渴望依赖于朋友?等等类似于向外界寻求“心理安慰”的行为?

        亦或是有不相信任何人,宁愿独行也不合作,总是将人拒之千里之外的回避型心理?

        或许,有些人的童年依恋体验不完美,但在我看来,这也是给那些人的一个机会。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无法要求父母要把我们泡在蜜罐里,无法想要多少安全感就有多少安全感,这导致我们自卑、自我怀疑、过度敏感……可是,要相信自卑会带来超越、自我怀疑会带来思考与进步、敏感会带来强大的感知力……我们所要做的,是不断地充实自己的内心,然后去感谢曾经我们受过的那些伤。

        最后,鲍尔比的依恋理论观念共同构成了一个有力的普遍性原理:人类关系驱动人类发展。

        安全型依恋能给我们传达一种信念: 我们可爱,和我们能够爱。 这种信念鼓励我们在艰难时刻信任重要的亲密关系。我们在学会亲密地爱的同时,也形成更普遍性的技能——关注他人的意念与感受,这使我们能够建立更好的社会关系。

        儿童成长专业人员赋予依恋以巨大的重要性,因为它对人类成长的所有方面都有强有力的影响。婴儿期内的依恋为个体提供了行动基地,个体从它出发,去勇敢地了解世界、与世界中的其它人发生关系、并获得稳固的自我感、获得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感。

《心理治疗中的依恋》第二章依恋理论的基础

       网络中四? 3月1日? 持续分享第231天

        依恋理论最初由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比(Bowlby)提出,他试图理解婴儿与父母相分离后所体验到的强烈苦恼。鲍尔比观察到,被分离的婴儿会以极端的方式(如哭喊、紧抓不放、疯狂地寻找)力图抵抗与父母的分离或靠近不见了的父母。在当时,精神分析著述者们认为婴儿的这些表达是婴儿仍不成熟的防御机制的表现,它们被调动起来,以抑制情感痛苦。但鲍尔比指出,在许多哺乳动物中这种表达是很常见的,他认为这些行为可能具有生物进化意义上的功能。

       依恋理论认为,早期亲子关系的经验形成了人的“内部工作模式”,这种模式是人的一种对他人的预期,决定了人的处世方式。内部工作模式会在以后的其他关系、特别是成年以后亲密关系和婚恋关系中起作用。大量的研究表明,早期亲子依恋的质量会对个体的人格和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

        陌生情境实验

        鲍比的同事 Mary Ainsworth 对婴儿-双亲分离进行系统的研究。Ainsworth 和她的学生创立了一种叫做陌生情境的技术——这是一种实验范式,用以研究婴儿-双亲依恋。

        在这种陌生情境中,对12 个月大的婴儿和它们的父母进行实验,系统地安排分离和重聚。在陌生情境中,大多数儿童(约 60%)的行为符合鲍尔比的“常模”理论。当父母离开房间时婴儿变得心烦意乱,但当父亲或母亲返回时,婴儿主动寻找父母,并很容易在父母的安慰下平静下来。表现出这种行为模式的儿童通常被称为安全型。另一些儿童(约 20% 或更少)最初会不安,在分离后会变得极为痛苦。而更重要的是,当重新与父母团聚时,这些儿童难以平静下来,并经常出现相互矛盾的行为,显示出他们既想得到安慰,又想“惩罚”擅离职守的父母。这些儿童经常被称为焦虑-抵抗型。Ainsworth 和同事们记录到的第三种依恋模式被称为回避型。回避型儿童(约占 20%)显得不会因分离而过于痛苦,并在重聚时主动回避与父母的接触,有时会把自己的注意力转向玩实验室地板上的物体。

        重温依恋类型。

        晚安!

       在注释的部分,解释道:

        我的理解一个小婴儿在成长过程中自我的形成需要两种感觉,一个是获得感,一个是掌控感,其中这个获得感是比掌控感更基本的需求。

        正如伯温在章首讲道,依恋基于生物基础的进化需求,其原始的本性来自于婴儿绝对需要保持自己与照看者之间的身体亲近,这不仅是为了促进情绪的安全,而且更重要的是保证婴儿确实能存活下来。

        然后讲到了三种依靠本能指引的三种行为类型:

        1、 寻求、检测,并试图和提供保护的依恋对象——或者是一个微小的依恋对象层级系统的一员——保持亲近 ,这个依恋对象通常是一个亲属,但并非必然。

        2、将依恋对象作为“ 安全基地 ”而使用,从这个地方开始,去探索其他陌生的环境和体验。

        3、将依恋对象作为“ 安全港 ”,在面对危险情境和收到惊吓的时候套箱此处。寻求一个比自己“ 更强壮和/或更智慧 ”的人的陪伴,从而获取安全感。

        实际上这么多年,我不是一直在本能模式里寻求更强壮和更智慧的人陪伴吗?!

        依恋行为的目的,不仅是要从照看者那里获得保护以避免当前的危险,而且还要一再地确保照看者持续的 可获得性 。伯温江依恋对象的“可获得性”定义为不仅是身体上的可接触性,而且也是情绪上的反应性。

        依恋的 内在维度 :实际上儿童对照看者可获得性的评估才是关键,而且儿童对当下的评估,主要是根据照看者 可获得性的体验 而定。

        阿斯沃斯发现:先天的、生物驱动的依恋系统实际上是 具有可塑性的 ——此外,个体依恋行为在品质上差异与照看者的行为差异有关。这个发现促成了对婴儿期和成人期依恋风格的分类,这也是 依恋理论带给心理治疗的核心部分 。她意识到,安全或不安全的 关键 , 是在于婴儿和照看者之间的沟通模式 。

        健康的发展依赖于双方在依恋关系中的愉悦程度 。

        阿斯沃斯招募了26位怀孕的妇女,进行了“ 陌生情境实验 ”,并从中发现了三种截然不同的依恋模式:

        安全型依恋 :安全型婴儿似乎有两种彼此对等的能力,在他们感到安全的时候能 随着自己的冲动去探索周围环境 ,在他们感到不安全的时候,能自然从联结中寻求安慰。

        安全型依恋之间的沟通是合作性的,而且是随机应变的:一方发出信号,另一方就用行为做出应答,这实际上在说: 我能体会到你的感受,我能回应你的需求 。

        回避型依恋 :母亲的离开或者回来,他们好像都明显地无动于衷,只是不停地探索周围的环境。回避型依恋,认定了自己想要得到安慰和照顾的任何主动表示都毫无用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他们 放弃了要求 。

        回避型依恋婴儿 几乎抑制了所有要求联结的沟通 :他们不会表现出任何想要亲近的欲望,而且看上去对母亲发起的任何富有情感的表示都充耳不闻。

        矛盾型依恋 :两种矛盾型婴儿,已总是生气的,一种则很被动。这两种婴儿都对母亲在哪儿太过于迷恋,以至于 无法自由地探索 ,对母亲离开的反应,也都表现出淹没性的悲伤。即便是母亲在场,这些婴儿也 一直在寻找一个缺失的母亲 。

        我在此处有个体验:我跟母亲的依恋关系肯定是矛盾型,我渴望跟母亲建立深度联结,但是因为母亲对我有**焦虑,所以她动不动就把软弱的父亲推出来当挡箭牌,所以我一直在寻找一个缺失的母亲,直到我今天放弃寻找。

        而妹妹跟母亲的依恋关系是回避型依恋,因为妹妹一直被重男轻女的母亲所忽视,实际上妹妹是放弃了对母亲的要求,她一直都很独立。

        矛盾型婴儿,却放大依恋的表达:他们与母亲分离时痛苦极其强烈,重聚时得到的宽慰却少得可怜。可以说, 矛盾型婴儿对依恋需求的沟通似乎一直维持在高水平上 ,无论母亲是否在场、是否作出反应。

        混乱型依恋 :当依恋对象不仅被婴儿体验为安全港,与此同时也被体验为危险的来源时,就会导致混乱型依恋。可以认为混乱型依恋反映出儿童体验到“无法解决的恐惧”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策略上的 瓦解 。

        婴儿依恋模式的长期影响:

        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在更高程度上表现出自尊、情绪健康、自我复原力、正性情感、主动性、社交能力,以及在游戏中有更集中的注意力。

        回避型的儿童却容易引发别人愤怒的控制性反应,而矛盾型的儿童容易被过度宠爱,被当做更小的孩子对待。常常会看到回避型儿童欺负其他孩子,而矛盾型儿童经常是被欺负的孩子。

        边缘性的患者通常具有混乱型依恋的历史。回避型依恋被认为和强迫的、自恋的以及精神分裂样的问题紧密相关,而矛盾型依恋则与歇斯底里的或表演性的问题有联系。

       好了,今天关于“依恋理论”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依恋理论”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